文化数字化、区块链与影像科技结合下的观察--文化数字化战略新兴基础设施暨文化艺术链生态建设
  

【投影之窗专题报道】 科技的发展,往往是推动变革的最大动力。如今,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大众日常生活体验,数字化的进程已然深入社会各层级,而在众多的“数字化产物”中,文化的“再创造”成了新时代潮流化的一种体现。

2022年夏季,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办,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承办的文化数字化战略新型基础设施暨文化艺术链生态建设发布会在京召开,旨在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实数字文化产业方针和政策,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会上,众多政策体制内、文化艺术业内前沿人物致辞并分享自己对于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深入发展的观点,而对于影像行业而言,从中我们不乏能读出利好信息。

首先,从实现可行性与规模而言,本次发布会的召开,意味着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的大规模融合有了明确的方向、意义,更有政府背景下的领导班子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推进。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姚友超提到,今年三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艺术发展中心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和区块链的重要论述,科学研判形势,组建数字艺术区块链实验室,正是要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统一部署,为国家战略服务。

其次,关于文化数字化通过区块链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数字化”与影像技术深度、全面融合的新概念讨论同样引人关注。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零数科技CEO林乐表示,文化行业的资产和价值流通非常高频,正因如此,在区块链的架构之下,文化资产的权益确认、权益转移的验证、和权益分配的可信执行都将能够高效、透明的运作。有效的管理制度甚至能促进文化艺术创作者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完成产出,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什么才应该被称作“文化数字化”?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代表费新碑分享了个人的一些观点。他认为目前大多数关于文学作品、艺术品数字化的实践仅是“艺术数字”,并非“数字艺术”。将平面化的艺术做数字化呈现仍是较为浅层的数字化变革。要想实现“数字艺术”需满足“泛在化、全感知、可复制”三个特征,这也就意味着艺术将成为网络世界的,全域性传播的一种形式,为此,呈现艺术也必将对影像显示设备等现实载体产生大规模依赖。

最后,对于艺术家而言,文化艺术的数字化是否能成为其创作的主阵地呢?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学术委员、艺术家代表费俊对此给出了解读。

第一,无论艺术与技术融合意愿与否,当今时代已然深深纠缠于技术之中,人类生活形态的变革、情感的变化,这在艺术家眼中事实上正是数字化社会带来的创作灵感之源,因此不乏新时代艺术家萌生强烈的数字化创作欲望。

第二,借助区块链技术,艺术创作者不仅能够享受到权益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生态,艺术家们通过纯数字化的空间能够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原生”数字艺术,概念区别于数字化应用的“数字孪生”,“原生”的概念无疑是似一种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而这也会极大程度地提高艺术家们数字化创作的意愿。

随着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成立仪式的成功举行,本次发布会也将告一段落。影像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呈现载体,其与文化的数字化融合在实践层面其实相对易达,重要的是概念的产生与内容、形式的确立。显然,从本次发布会传递出的积极信息中我们看到了市场机会与文旅影像产业持续推进的必要性与意义。在政策落实与政府、学术界、艺术家、科技企业多方群策群力的新局势下,我们希冀在不远的将来,文化数字化将灿若繁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