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话-数字艺术美化公众生活
  

[投影之窗专栏]  2020年7月2日,由上海莘天置业公司、闵行区文旅局、MANA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多方联合,以“公共艺术”为话题在线上举行了一场交互融合的座谈会,将“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共参与”三者相交汇。

本次座谈会上,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针对公共艺术话题展开对话,畅谈公共艺术的实际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参与本次座谈会的嘉宾有:艺术家、设计师、公共艺术策划人刘毅;WB SHOW艺术创作团队客户总监Michael Arone;上海莘天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王洪义;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符湘林;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董事长张庆红。

在讨论中,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公众为何要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刘毅老师表示,公共艺术一定是要能满足公众需求的,这样才能让其愿意参与,其次就是公众的需求虽多变,但其内心总有一中对于美的向往,而艺术的美感正是吸引公众的重点所在。
随后,Arone也在“数字艺术在公众生活中的发展”一问中在此提到目前数字公共艺术的受众群体更希望看到一些新鲜的事物,公众对于艺术的审美程度不断的提高对于艺术创作本身的创新、美感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在数字公共艺术的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也是需要公共艺术去迎合的,所谓“因地制宜”正是如此。
而针对于“公共艺术与商业系统的交互发展”,王洪义教授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到在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当下,商圈环境相比起其他正式场所往往是人们感到舒适放松的地方,而在这种环境下,富有美感的艺术品则更容易因其人们的共鸣。但在政府体制下要想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相对较为繁琐,因此,目前我国在商业环境下的公共艺术发展是贴合程度较高且发展趋于繁荣的状态。而对于此问题,符湘林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在政府资助公共艺术的创作时,政府的目标一定是公共的,且有较重要意义的。但问题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传播、推广的环节往往会耗费较大的资源,但却常因制度等限制没有走到大众面前。同时,他表示要让艺术结合文化,并且更要走进大众中去,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才能够激发出活力。

离开理论层面,回归实践中来,汪懿女士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结合了当下TODTIME时间廊的运营,她表示虽然商业方一定是以营收为目的去创造艺术场景,但在长时间的运营过程中,商业中的公共艺术地位越来越高。公众的喜爱不是由商/企业方强加而上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能在商业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正是因为它触及了公众的喜爱之处,也正因如此,公共艺术需要商业这个载体,商业的发展也更离不开艺术的气息。

最后,各位嘉宾就“TODTIME时间廊”这个项目进行畅谈,在这个实际的公共艺术实践地分享感受,提出意见。

对于此问题,首先,刘毅老师在此就“公众参与”这个问题对TODTIME提出看法。在公共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将美的景物展现给公众还不足以创造美,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策划中,营造一个真正的沉浸式公共艺术场景,这样才能让一场公共艺术的演出更为精彩。

其次,符湘林先生对于TODTIME的整体性颇为青睐。不是“因其地而造其物”,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更重要的是融合和一体性,环境场景不是载体而是容器,因为公共艺术的加入而富有生命力。而对于TODTIME,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便是记录公众。让TODTIME成为公众的载体,记录每一个人在这里的生活艺术。

对于此问题,王洪义教授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公共艺术的评判标准并不完全等同于精致艺术。因此,大众所认为的美才是公共艺术所要表达的。因此,在TODTIME今后的发展中,注重公共艺术应有的美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在TODTIME的后续发展中,除了将现场作为公共艺术的展示平台之外,更可以以社交传媒为载体,将公共艺术的美扩散出去,想更多的公众展现TODTIME公共艺术之美。

最后,Michael Arone分享了自己对于TODTIME发展方向的建议。他认为TODTIME这样一个优质的公共艺术场所一定要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作为以艺术为展现物的实地场景,如果一成不变那便失去了其存在意义,仅凭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就能简单地将其记录下来就失去了其新鲜感。因此,Arone的建议是在TODTIME的后续发展中能够更加的扩散思路,将所展现的艺术多样化,并且强调现场的互动性,让这样一条时间廊有自己的生命力,让其变更更富实际意义。